做冬係乜嘢?
「做冬」(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 )喺傳統文化入面係一個好重要嘅節日。呢日正值 冬至( Winter Solstice ),係一年之中晝最短、夜晚最長嘅日子。喺廣東話嘅語境入面,「做冬」可以解作「過冬至」,寓意一家人團圓聚餐,共度佳節。
指喺冬至夜晚,一家人一齊食飯慶祝。傳統上,冬至係家庭團聚嘅節日。對好多廣東人嚟講,冬至嘅地位甚至有句話講:「冬大過年」,意思係冬至嘅重要性仲高過過年!
做冬傳統:一齊圍爐食飯
冬至團圓飯係重點
每年冬至,家庭大多數會圍埋一齊食飯。呢餐飯唔單止係一餐美食,更加係一家人溝通感情嘅時刻。做冬飯通常好豐富,幾道經典菜式必不可少:
- 白切雞( Poached Chicken ):象徵吉祥同平安。
- 燒味拼盤( Roasted Meats Platter ):包括燒鵝、叉燒等,代表熱鬧同豐盛。
- 清蒸魚( Steamed Fish ):取「年年有餘」嘅寓意,係每個團圓飯中嘅「靈魂菜」。
- 瑤柱扒冬菇( Braised Dried Scallops and Mushrooms ):寓意財源廣進。
湯圓( Glutinous Rice Balls )嘅甜蜜祝福
做冬必食湯圓。湯圓嘅圓形象徵團圓同圓滿,甜湯圓代表生活甜蜜,而鹹湯圓亦深受歡迎。鹹湯圓通常加鹹菜、蝦米同豬肉碎,味道獨特又富有層次。
拜祭祖先
做冬仲有一個傳統就係拜祭祖先。大家會喺屋企設壇,擺上燒肉、雞、酒同水果,向祖先表示感恩同懷念,祈求家人健康平安。呢個環節體現咗華人社會重視孝道嘅文化特質。
做冬團圓飯食咩好?
如果想自己準備一餐特色做冬團圓飯,以下係幾個推薦菜單:
- 經典版:白切雞、燒鴨、瑤柱扒冬菇、蒸魚、湯圓。
- 海鮮版:蒸蝦、清蒸魚、蒜蓉粉絲蒸帶子( Scallops with Garlic Vermicelli )、瑤柱扒娃娃菜。
- 素食版:紅燒豆腐、冬菇扒時蔬、南瓜粟米湯、甜湯圓。
根據家庭人口同口味靈活安排,但記得每道菜最好都有個寓意,例如「魚」代表富足,「雞」代表團結,令整枱飯更有祝福意味。
現代做冬點樣變化?
隨住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未必每次都可以返屋企同屋企人食飯,但仍然會用唔同方法慶祝做冬。例如,有啲人會約朋友一齊食火鍋,簡單又暖胃;亦有人叫外賣,用方便快捷嘅方式過節。
社交媒體亦令「做冬」多咗新玩法,例如分享湯圓食譜、影靚相記錄團圓時光,或者發短片回顧傳統。
做冬嘅文化意義
「做冬」唔單止係一個節日,更加係中國文化中家庭核心價值嘅體現。無論係傳統嘅拜祭祖先定係團圓飯,其核心都係提醒我哋珍惜親情同感恩。
對現代人嚟講,喺繁忙生活中抽少少時間慶祝做冬,係延續文化傳承嘅方式,亦係重新連結家人情感嘅好機會。
做冬係一年之中最有意義嘅日子之一,提醒我哋無論身處邊度,都要抽時間返屋企同至親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