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習俗

冬至習俗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又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喺華人文化中係極為重要嘅節氣之一,有句說話叫「冬至大如年」,足以證明冬至喺傳統社會嘅地位。 冬至係全年晝最短夜最長嘅日子,標誌住陰氣消退、陽氣回升,亦象徵新一年即將展開。

冬至習俗

食湯圓

湯圓係冬至最具代表性嘅食物,象徵團圓、圓滿,食湯圓亦有「添歲」嘅意思。傳統上,湯圓會用紅色(象徵喜慶)同白色(象徵純潔)製成,寓意吉祥美滿。食湯圓時有講究,食雙數代表成雙成對、幸福圓滿。

食水餃或餛飩( Dumplings or Wontons )

喺北方,冬至有食水餃或者餛飩嘅習俗。水餃形似元寶,代表「招財進寶」;餛飩則喻意「混沌初開」,象徵告別混亂,迎接嶄新嘅開始。

祭拜神明同祖先

冬至亦係感恩嘅節日。家人會準備湯圓、三牲供品,甚至應景水果,拜祭祖先同神明,以祈求嚟年平安順遂。

文化小知識:部分地方仲會喺門上貼湯圓,感謝門神一年嘅守護。

進補(冬天嘅滋養食物)

冬至正值寒冬,適合進補以提升抵抗力。羊肉、薑母鴨、麻油雞等食物成為主角,具有驅寒暖身效果,為嚟年儲備能量。

冬至小知識

計算農曆嘅依據:冬至喺古代用作制定農曆嘅重要參考。
冬至大如年:古代部分地區將冬至視為新年嘅開始,舉行大型慶祝活動。
白晝漸長:冬至過後,陽光時間逐漸變長,象徵希望同新生。

冬至唔單止係 二十四節氣 中重要嘅節日,更是象徵團圓、和諧嘅美好時刻。無論係食湯圓、進補,抑或祭祖,都係延續傳統同家庭聯繫嘅方式。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