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驚蟄

驚蟄:自然界嘅春天喚醒

驚蟄(Waking of Insects)係中國傳統嘅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發生喺每年3月5號至3月6號之間,標誌住冬去春來,萬物開始甦醒嘅時節。驚蟄嘅意思係「驚醒蛰伏嘅昆蟲」,喺呢個時候,自然界開始復甦,冬眠咗嘅動物逐漸醒返,植物亦開始萌芽。

喺傳統農曆( Lunar Calendar )入面,驚蟄仲有「春雷驚蟄」嘅講法,意思係話呢個時候天氣漸暖,雷電開始出現,震醒咗一眾冬眠嘅生物。呢個節氣喺農業社會度有好重要嘅意義,因為意味住春耕時節正式開始。

驚蟄嘅氣候特徵

驚蟄呢個節氣正值春天初期,氣溫會慢慢回升,朝晚仲會有啲涼意,但已經唔似冬天咁寒冷。隨住氣溫上升,空氣入面嘅濕度都會增加,仲會間中出現細雨,畀大自然吸收更多養分。

有啲傳統智慧話驚蟄期間,如果雷聲響徹雲霄,就代表嚟緊會有一個豐收嘅年頭。不過,如果驚蟄過後天氣仲持續乾旱,噉可能會影響農作物嘅生長。

農業同驚蟄

喺農業社會,驚蟄係一個好重要嘅時間點。呢個時候,農民會開始準備田地,進行春耕( Spring Plowing )。驚蟄標誌住寒冬過去,土地開始鬆軟,適合播種( Sowing )。農民會趁呢個時候整好農具,種落初春嘅作物,好似小麥、油菜噉。

仲有一個傳統習俗係「打小人」,意喻去除壞運氣。呢個習俗多數會喺驚蟄期間進行,因為呢個節氣畀人感覺係除舊迎新嘅時候,正正適合清理唔好嘅事物。
驚蟄同健康養生

驚蟄期間,由於氣溫回升,身體對環境嘅適應力會比較強。不過,隨住濕度增加,人體內嘅濕氣亦會加重。中醫(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主張呢段時間要注重「去濕」同「補陽」。食療方面可以選擇祛濕養生嘅食物,例如薏米( Coix Seeds )、紅豆( Red Beans ),或者清淡嘅湯水,幫助排出體內多餘嘅濕氣。

同時,驚蟄期間要避免情緒波動太大,因為天氣變化易引起情緒唔穩。中醫建議要保持心平氣和,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保持身心平衡。

驚蟄節氣嘅傳統習俗

  • 打小人:傳統習俗相信喺驚蟄打小人可以驅邪避兇,保護自己免受小人嘅影響,通常會喺橋底或者戶外進行。
  • 驅蟲:因為昆蟲開始復甦,傳統上會進行「打蟲」活動,保護農作物免受害蟲侵襲。
  • 祭白虎:古時有啲地方會喺驚蟄進行祭白虎( Tiger Worship )嘅儀式,認為白虎係小人之象徵,透過祭祀可以防止小人作祟。

驚蟄係一個充滿希望嘅節氣,象徵住春天正式來臨,萬物更新。呢個時候嘅大自然生機勃勃,喺農業上有極大意義,對身心健康亦係一個好時機去調養自己。無論你係咪相信傳統智慧,驚蟄都係一個提醒大家春天已經到來,萬物重新開始,亦係計劃新一輪努力嘅好時機。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