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秋節 起源故事
中秋節起源故事

中秋節 起源故事

中秋節 ( 英文 Mid-Autumn Festival ),係華人社會其中一個最重要嘅傳統節日,始於唐朝初年,後來喺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已經同農曆新年齊名,成為華人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通常係 農曆八月十五,呢日月亮最圓最亮,代表團圓同豐收。呢個節日充滿咗濃厚嘅文化氣息,唔單止有傳說故事,仲有好多慶祝活動,好似食月餅、賞月同拜月。

中秋節嘅起源除咗同 嫦娥奔月 (Chang’e Flying to the Moon) 嘅傳說有關,仲同古代嘅祭月習俗有關。根據《周禮》記載,早喺周朝,天子會喺秋天祭拜月亮,呢個習俗慢慢流傳到民間,最後演變成今日嘅中秋節。

中秋節亦係一個感恩同慶祝豐收嘅節日,因為農曆八月正值秋天,係農作物豐收嘅時候。人哋會同家人團聚,感謝天地嘅恩賜,並且一齊賞月、食月餅。

嫦娥奔月傳說 (The Legend of Chang’e Flying to the Moon)

講到中秋節嘅傳說,最出名嘅一定係「嫦娥奔月」呢個故事。話說喺好耐之前,有一個英勇嘅射箭手叫后羿 (Hou Yi),當時天空中有十個太陽,曬到地球幾乎變成火球。后羿用佢嘅神弓箭射落咗九個太陽,拯救咗世界。為咗獎勵后羿,天帝賜畀佢一粒「長生不老藥」(elixir of immortality)。后羿嘅妻子嫦娥 (Chang’e) 保管住呢粒仙藥,但佢為咗唔畀奸人蓬蒙 (Peng Meng) 偷走,決定吞咗仙藥,之後飛上咗月亮,成為咗月亮仙子。后羿雖然好傷心,但每年嘅呢一晚佢都會擺上嫦娥最鍾意嘅餅,懷念佢。呢個習俗就慢慢變成咗我哋今日嘅中秋節。

吳剛伐桂 (Wu Gang Chops the Laurel Tree)

另一個有關月亮嘅傳說就係吳剛伐桂。話說有一個叫吳剛 (Wu Gang) 嘅人,因為犯咗錯,所以被罰喺月亮上面砍一棵永遠唔會倒嘅桂樹。每當佢砍咗,桂樹就即刻復原,所以佢永遠都砍唔倒棵樹。呢個故事講到吳剛無論幾努力,佢嘅懲罰都永遠唔會完結,象徵咗不懈嘅努力同埋無盡嘅懲罰。

玉兔搗藥 (Jade Rabbit Grinding Medicine)

玉兔搗藥嘅故事亦係中秋節重要嘅傳說之一。據說,月亮上有一隻白色嘅玉兔,日夜不停咁搗藥,佢為嫦娥做仙藥,好希望可以幫助佢返返嚟人間。呢隻玉兔成為咗中秋節嘅象徵,代表純潔、無私同忠誠。

唐玄宗遊月宮 (Emperor Xuanzong’s Journey to the Moon Palace)

仲有一個中秋節嘅傳說,講唐朝嘅唐玄宗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喺夢中遊歷咗月宮。話說唐玄宗係一個好鍾意音樂嘅皇帝,有一晚佢夢見自己去到月亮上嘅宮殿,見到好多仙女喺度跳舞唱歌。呢段音樂同舞蹈之後就被佢帶返嚟人間,成為咗唐朝著名嘅霓裳羽衣舞 (The Dance of Rainbow and Feathered Garments)。

貂蟬拜月 (Diao Chan Worships the Moon)

另一個中秋節嘅傳說涉及三國時期嘅貂蟬 (Diao Chan)。據說,貂蟬係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佢為咗報國,喺月下祈求月亮保佑佢完成一個危險嘅計劃,最終成功離間咗董卓同呂布。從此,貂蟬拜月就成為咗中秋節嘅一部分,象徵忠誠同勇敢。

月下獨酌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 (Li Bai) 亦為中秋節增添咗詩意嘅一面。佢著名嘅詩「月下獨酌」(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講述佢喺月下獨自飲酒嘅孤寂情懷,並喺詩中想像自己同月亮同影子為伴。呢首詩展現咗中秋節思念同孤獨嘅情感。

月餅起義 (Mooncake Uprising)

中秋節嘅月餅仲同元朝末年嘅月餅起義 (Mooncake Uprising) 有關。據說當時漢人為咗對抗元朝統治者,秘密傳遞起義訊息,將字條藏喺月餅入面,結果成功發動咗反抗行動。呢個傳說為月餅增添咗一份歷史意義。

中秋節嘅慶祝活動

今日,中秋節已經成為咗團圓同感恩嘅象徵。大家會喺呢日同家人一齊賞月、食月餅,分享彼此嘅美好時光。月餅有唔同嘅口味,從傳統嘅雙黃蓮蓉到現代嘅冰皮月餅,每個人都可以搵到自己最鍾意嘅味道。中秋節亦係一個讓人思考、懷念同感恩嘅節日,通過呢啲傳說,我哋可以更深刻咁理解呢個節日嘅意義。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