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由來

元宵節由來

元宵節由來:正月十五嘅燈火團圓夜

咩係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

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又稱上元節( Shangyuan Festival ),係農曆正月十五,亦係新年嘅第一個月圓之夜( Full Moon Night )。呢個節日有超過兩千年歷史,唔單止象徵住農曆新年( Lunar New Year )嘅結束,更代表家庭團圓( Family Reunion )、美好祝福( Good Fortune )同新希望( New Beginnings )。

喺呢一日,傳統習俗包括食湯圓( Glutinous Rice Balls )、賞花燈( Lantern Viewing )、猜燈謎( Lantern Riddles ),仲有人會進行祈福儀式( Blessing Rituals )。因為呢一日適逢滿月,古時亦成為年輕男女結識佳偶嘅好機會,所以又有「情人節( Valentine’s Day )」嘅浪漫氣氛!

元宵節嘅歷史同由來:由皇室祭祀到全民燈節嘅演變

元宵節 嘅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經歷咗朝代更迭,由最初嘅宗教祭祀、宮廷慶典,到後來嘅民間盛會,逐漸成為今日廣受歡迎嘅傳統節日。以下係幾個流傳最廣、影響深遠嘅元宵節由來同演變:

上元節與道教信仰 (Shangyuan Festival & Taoism)

元宵節最早與道教 (Taoism) 的「三元節」有關,道教信仰認為一年之中有三個特別的節日,分別是:

  • 上元節 – 正月十五,天官賜福 (Heavenly Official Blessing Day)
  • 中元節 – 七月十五,地官赦罪 (Earthly Official Pardoning Day)
  • 下元節 – 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Water Official Eliminating Misfortune Day)

其中上元節是「天官大帝」(Heavenly Official) 掌管的日子,古人相信這一天適合點燈祈福、向天神祈求來年順遂。因此,人們開始在正月十五夜晚燃燈 (Lantern Lighting) 來迎接天官、祈求賜福,這也是元宵節「燈火通明」的最早由來。

漢武帝與太一神祭祀 (Emperor Worship & Lantern Rituals)

西漢 (Western Han Dynasty) 時期,漢武帝 (Emperor Wu of Han, 156–87 BCE) 十分崇拜「太一神」 ,認為這位神祇能主宰天地、護佑國運。因此,他下令在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並在宮廷內懸掛燈籠、燃放火把,以示對神靈的敬意。

後來,呢種「正月十五點燈祭天」嘅傳統開始流傳到民間,百姓亦學習宮廷做法,開始喺屋企或者街上掛燈籠,祈求好運同豐收,於是元宵節變成咗一個全民歡慶嘅節日。

東漢明帝與佛教燈會 (Buddhism & Lantern Festival)

到了東漢 (Eastern Han Dynasty) 時期,佛教開始傳入,東漢明帝 (Emperor Ming of Han, 28–75 CE) 為了推廣佛法,下令在正月十五晚上點燈來供奉佛祖。佛教徒 會在這天夜晚在寺廟內外點燃燈火,象徵佛法光明普照大地。

隨住佛教嘅影響力擴大,呢種點燈習俗逐漸同原本嘅「上元節」相結合,發展出更大規模嘅燈會活動,呢個亦都係「賞花燈」( Lantern Viewing )成為元宵節傳統習俗嘅重要原因。

唐代發展:從宮廷慶典到民間狂歡

到了唐朝 (Tang Dynasty, 618–907 CE),元宵節的慶祝方式變得更加熱鬧,因為唐朝皇室特別重視這個節日,甚至允許百姓上街慶祝三天!

呢個時候,大型燈會( Grand Lantern Displays )開始流行,皇宮內外會懸掛精美嘅花燈,甚至出現咗機關花燈( Mechanical Lanterns )、走馬燈( Rotating Horse Lanterns )等,令整個城市喺夜晚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最特別嘅係,唐玄宗 甚至喺元宵節當日開放宮廷花園,畀百姓入內賞燈,呢個亦令元宵節真正變成「全民燈節」,唔再只係皇室同宗教儀式嘅一部分。

宋朝燈謎文化的興起 (Song Dynasty & Lantern Riddles)

宋朝 (Song Dynasty, 960–1279 CE) 時期,隨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元宵節的慶祝活動變得更加多元化,特別是「猜燈謎 (Lantern Riddles)」的習俗正式誕生。

燈謎係一種富有智慧同趣味性嘅遊戲,人哋會喺燈籠上面貼上字謎,畀路過嘅行人猜解。呢個唔單止增添節日嘅趣味性,仲成為咗一種社交方式,好多年輕人更會透過猜燈謎嚟認識新朋友,甚至因此促成姻緣,令元宵節亦有咗「情人節 」嘅浪漫色彩。

明清時期:燈會發展到巔峰 (Ming & Qing Dynasties)

到了明朝 (Ming Dynasty, 1368–1644 CE) 和清朝 (Qing Dynasty, 1644–1912 CE),元宵節的慶祝規模達到巔峰,燈會的規模比過去更盛大,甚至演變成持續十天的燈節活動。

  • 花燈種類更多樣:大型宮燈( Palace Lanterns )、龍鳳燈( Dragon & Phoenix Lanterns )、走馬燈( Rotating Lanterns )等精美燈飾出現喺市集同街道。
  • 舞獅同雜技表演:除咗賞燈,街頭會有舞獅( Lion Dance )、踩高蹺( Stilt Walking )、雜技( Acrobatics )等娛樂表演。
  • 民間燈謎大會:燈謎活動越嚟越受歡迎,甚至有專門舉行嘅燈謎大會( Lantern Riddle Competitions )。

喺呢段時期,元宵節嘅娛樂性達到頂峰,由皇宮到市集,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無論貴族定係平民百姓都可以參與其中,令元宵節成為真正嘅全民節日。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