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元宵節

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即係新年後嘅第一個月圓之夜,亦象徵住農曆新年正式完結。香港唔算有太大型嘅官方慶祝活動,但市民仍然會以傳統方式應節,無論係掛燈籠、食湯圓,定係玩燈謎,都好有節日氣氛!

元宵節嘅由來

元宵節嘅歷史可以追溯到超過2000年前,最早可以話係由漢朝( Han Dynasty )開始。據講當時佛教傳入,皇帝為咗表達尊重,下令宮廷同百姓喺正月十五晚點燈,以示敬佛。後來,呢個習俗慢慢演變成賞燈籠、玩燈謎等民間活動。

另一個講法係,元宵節同「東方情人節」有關!相傳古代女子平時唔可以隨便出街,但元宵節就例外,呢晚佢哋可以結伴賞燈,亦因此成為年輕男女邂逅嘅好時機。

元宵節有咩傳統習俗?

賞燈籠

「元宵」其中一個重點就係燈籠!雖然香港冇內地咁大型嘅燈會,但去廟街( Temple Street )、維園( Victoria Park )或者屋苑、公園附近,都可能見到傳統燈籠掛滿四周。好多學校或者社區中心仲會舉辦製作燈籠嘅活動,小朋友會自己整燈籠,再拎去公園同屋企人一齊玩。

猜燈謎

燈謎( Riddles on Lanterns )係元宵節傳統之一,通常燈籠上面會貼住一條謎語,等大家估下答案。呢個習俗有助訓練腦筋,亦好有趣味性。例如:

「兩點天上嚟,五湖四海皆有才。」(打一字)
答案:「關」,因為「兩點」係「丶丶」,加埋「門」就係「關」!

有時,商場或者學校都會擺設燈謎畀市民參加,答中仲可以攞走小禮物添!

食湯圓

元宵節一定要食湯圓( Glutinous Rice Balls ),因為「湯圓」同「團圓」諧音,象徵家庭和諧、幸福圓滿。傳統湯圓通常有黑芝麻( black sesame )、紅豆( red bean )或者花生( peanut )餡,近年仲有流心奶黃( custard lava )、抹茶( matcha )等創新口味,迎合年輕人喜好。

香港人最常喺街市或者超市買現成湯圓,但如果想試下自己整,都可以去買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加水搓成糰,再包入餡料煮熟,簡單又好玩!

逛廟會、參拜

雖然元宵節唔算宗教節日,但唔少人會趁呢個時候去寺廟參拜,例如去黃大仙祠( Wong Tai Sin Temple )或者車公廟( Che Kung Temple ),祈求嚟年家庭和順,事事情順利。

元宵節 vs. 中秋節

香港人可能對中秋節比較熟悉,但其實兩者都係「賞燈」節日,有咩唔同?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
以燈籠、燈謎為主
食湯圓
有「東方情人節」之稱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以月餅、賞月為主
食月餅
有「拜月」習俗

元宵節雖然冇新年咁熱鬧,但係佢係農曆新年嘅完美句號!無論你係掛燈籠、食湯圓,定係玩燈謎,都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嘅魅力。下次元宵節,不妨約埋朋友屋企人,一齊出去感受節日氣氛啦!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