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祭白虎

驚蟄祭白虎

驚蟄祭白虎:香港民間傳統習俗嘅文化背景 驚蟄二十四節氣 之一,通常落喺西曆3月5日或6日,標誌住氣溫回暖、萬物復甦嘅時節。喺傳統農業社會,人哋相信春雷驚醒冬眠嘅昆蟲,而呢啲昆蟲會對農作物造成威脅。因此,古人衍生出「 驚蟄祭白虎 」嘅習俗,希望透過祭拜百獸之王 —— 白虎( White Tiger ),鎮壓蟲害、消災解難。

喺香港及華南地區,「驚蟄祭白虎」更進一步演變為祈求遠離小人、避開口舌是非嘅儀式。每年驚蟄當日,善信會前往天橋底、路口、廟宇或社壇進行「祭白虎」儀式,有啲人則選擇同時進行「打小人( Villain Hitting )」,以確保自己同家人喺新一年中順風順水,免受小人陷害。

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將「驚蟄祭白虎」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ong Kong ),突顯咗呢一個民間習俗喺本地文化中嘅重要性。

白虎嘅象徵意義同「白虎開口日」

白虎嘅文化象徵喺傳統信仰中,白虎係四象之一,代表西方、秋季、金行,屬於剛猛之力,象徵戰爭、糾紛、口舌是非及官司纏身。因此,喺風水同命理學中,白虎亦被視為凶神,同意外、災禍、病痛、是非有關。

「白虎開口日」嘅講法民間相信,每年驚蟄當日係「白虎開口日」,白虎會出嚟覓食,並且容易「開口傷人」,引發官司、爭吵、口舌是非、小人作祟等不幸。所以,呢日必須舉行「祭白虎」儀式,以供奉豬肉、燒化百解符、撒五色米等方式嚟安撫白虎,避免災禍。

根據古籍記載,白虎嘅煞氣可能導致:

  • 健康問題:生病難癒、血光之災
  • 職場是非:小人陷害、官非纏身
  • 家庭不和:夫妻爭吵、家宅不寧

因此,好多信眾會喺驚蟄當日參與祭白虎儀式,求取平安順遂。

驚蟄祭白虎儀式流程

「祭白虎」係一套完整嘅儀式,包括敬神、供奉白虎、化寶等步驟。以下為一般儀式流程:儀式地點儀式通常喺天橋底、路邊、分岔路口、廟宇或土地神壇等地點進行,因為呢啲地方係「小人聚集之地」,適合進行驅邪儀式。

祭品準備進行祭白虎儀式時,需準備以下供品:

  • 香燭 – 敬神紙製
  • 白虎 – 代表白虎星君
  • 肥豬肉 – 讓白虎「食飽」,唔再傷人
  • 五色米 – 祈求五行平衡,驅邪避害
  • 百解符 – 化解凶煞、去除災難

祭拜白虎

  • 祭紙者點燃香燭,向白虎神像上香或紙紮白虎上香。
  • 將一小塊生豬肉放入白虎口中,象徵令白虎食飽之後唔再張口咬人、唔再帶嚟是非災禍。
  • 撒上五色米,寓意消除一切凶險災劫,轉化為吉祥能量。

燒化百解符百解符

係一種道教符疏,用嚟消災解難,上面寫有消災者嘅姓名,象徵透過焚燒,將所有不幸轉交畀神明化解。

驅逐小人(可選)

有啲善信會喺祭白虎後進行「打小人」儀式,由「拜神婆」代為進行,象徵性噉打擊小人,擺脫小人纏身嘅困擾。

打小人 vs. 祭白虎:兩者有咩唔同?

喺香港,「祭白虎」同「打小人」經常被混為一談,但兩者本質上有所不同:

祭白虎: 安撫白虎、化解災禍 。供奉白虎、燒化百解符。

打小人: 驅逐小人、化解職場與人際關係問題 。用鞋底打「小人紙」,焚燒

雖然目標相近,但「打小人」更強調針對特定的小人,而「祭白虎」則是針對整體運勢的調整。因此,許多人會先祭白虎,再打小人,以確保儀式更具效力。

香港熱門祭白虎地點

如果想參與祭白虎或打小人儀式,以下是香港熱門地點:

  • 銅鑼灣天橋底(Canal Road Flyover) – 香港最著名的打小人及祭白虎地點
  • 深水埗北河街 – 民間信仰盛行的地方,可找到專業拜神婆
  • 觀塘鯉魚門天后廟 – 供奉道教神祇,可進行正式科儀

「驚蟄祭白虎」係香港重要嘅民間信仰活動,雖然社會日新月異,但呢項習俗依然深受信眾重視。透過祭白虎,人哋希望可以消災解難、遠離是非、迎來好運。就算你唔完全相信呢類習俗,都不妨喺驚蟄日去橋底睇下呢場民俗儀式,親身體驗呢項香港獨有嘅文化傳統!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