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傳統

清明節傳統

清明節係咩嚟?

清明節( Ching Ming Festival ) ,喺每年4月4日或5日,根據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 ),係一年入面最適合郊遊嘅時候。清明節最主要嘅意義係祭祖掃墓,表達對先人嘅思念同尊敬。呢個傳統喺唐朝( Tang Dynasty )開始盛行,後來成為中國人重要嘅文化之一。

香港人對清明節非常重視,會去墳場或者靈灰安置所( Columbarium )拜祭祖先。呢個節日除咗係家族團聚嘅時刻,亦係一個提醒我哋要孝順長輩,感恩先人嘅日子。

清明節拜山習俗大拆解

拜山前準備

喺清明節前,屋企人通常會準備拜祭用品( Offerings ),以下係拜山必備清單:

  • 祭品( Offerings ):水果、燒肉( Roast Pork )、燒鴨( Roast Duck )、糕點等
  • 酒水( Liquor & Tea ) : 傳統上嘅茶銀畀祖先享用
  • 紙紮祭品(Paper Offerings): 金銀衣紙(Joss Paper)、紙紮樓宇、紙紮電器等
  • 香燭( Incense & Candles ):用嚟祭拜同祈福
  • 鮮花( Fresh Flowers ):多數用白菊花( Chrysanthemums )或者百合( Lilies )

拜山流程

香港拜山一般分三大步驟:

  • 清理墓地( Tidy Up the Grave )先人墳前嘅雜草、落葉要清走,確保環境整潔。靈灰安置所( Columbarium )嘅話,就用濕布抹乾淨骨灰龕位。
  • 擺放祭品 & 上香( Offering & Incense Burning )祭品擺好之後,每個家庭成員逐一上香,同祖先「傾偈」,訴說近況。部分家庭會燒衣紙畀祖先,希望佢哋「陰間都有錢洗」。
  • 跪拜 & 祈福( Praying & Bowing )拜山要三跪九叩(三次跪拜,每次磕頭三次),表示誠意。 家庭成員一齊祈求祖先保佑後人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清明節禁忌同注意事項

雖然清明節係孝敬祖先嘅日子,但有啲禁忌都要小心留意,以免犯忌:

  • 唔好喺墓地範圍大聲喧嘩 – 尊重祖先同其他拜祭嘅人。
  • 避免着紅色衫( Avoid Wearing Red ) – 紅色象徵喜慶,清明節應該着黑、白、灰色較莊重。
  • 拜山後要洗手同沖涼 – 相傳可以洗走「陰氣」,特別係有去過墳場嘅人。
  • 孕婦、身體虛弱者應避免拜山 – 傳統認為呢類人士「陽氣」較弱,易受影響。
  • 紙紮燒衣要燒晒,唔好剩低 – 燒唔晒代表「陰間」收唔到,影響祖先福祉。

清明節點解咁重要?

清明節唔單止係一個傳統節日,佢其實係家庭維繫嘅重要時刻。喺現代社會,大家工作忙碌,但拜山提供一個機會同屋企人一齊緬懷祖先、增進親情,亦提醒我哋「飲水思源」。

無論傳統定環保祭祖,最重要係心意,尊重祖先之餘,亦要珍惜身邊人!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