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喺香港:拜山、掃墓、郊遊一Take過!
清明節(Ching Ming Festival)係傳統節日之一,喺香港(Hong Kong),每年4月4號或5號都係公眾假期,俾大家可以有時間去拜山(grave-sweeping),緬懷先人,同時感受春天嘅氣息。
清明節習俗:拜山掃墓儀式點樣做?
拜山(grave-sweeping)係清明節最重要嘅活動之一,基本流程如下:
提早準備供品
掃墓前,通常要準備以下物品:
- 香燭(incense and candles):燒香代表向祖先致敬。
- 金銀衣紙(joss paper):象徵性「錢財」,俾祖先喺陰間使用。
- 食物祭品(food offerings):例如燒肉(roast pork)、水果(fruits)、糕點(traditional cakes like “fa gao” – 發糕)。
- 紙紮品(paper offerings):例如「陰間樓盤」、「紙製手機」,俾祖先「享受」。
掃墓儀式
去到墳頭或者靈灰龕位(columbarium niche)後,程序一般如下:
- 清理墓地:掃走雜草、擦乾淨墓碑。
- 擺放供品:將食物、香燭、衣紙放好。
- 點香祈福:燒香拜祭,通常家人會輪流上香。
- 燒衣紙:將金銀衣紙燒化,俾祖先收。
- 食供品、收拾善後:部分家庭會喺墓地食祭品,之後收拾垃圾離開。
清明節禁忌:拜山要注意啲咩?
香港人對清明節有好多傳統禁忌,以下係最常見嘅幾個:
- 唔好講衰嘢、鬧交
去掃墓時要尊重祖先,避免講粗口、講負面嘢,以免對祖先唔敬。 - 着素色衫,避免大紅大紫
清明節係嚴肅日子,唔適合着紅色(red)、粉色(pink)等鮮艷顏色,以免顯得唔莊重。 - 女士避免當日拜山後去其他場合
傳統迷信認為,女士去完墳場後應該直接返屋企,唔好去人多地方,尤其係孕婦,以免「沖撞」。 - 返屋企前要清理乾淨
掃墓後,可以輕輕拍走身上嘅灰塵,部分人會「拍三下」象徵清理霉氣,返屋企前亦可喺門口噴啲水,象徵「洗去陰氣」。
掃完墓做咩好?清明節郊遊推介
拜山後,唔少香港人會趁住春天(spring season)去郊遊(hiking or picnic)。
- 大潭郊野公園(Tai Tam Country Park)
拜完柴灣墳場,可以順便去大潭水塘行山,環境清幽。 - 城門水塘(Shing Mun Reservoir)
適合一家大細去行山或者餵松鼠(squirrel-feeding),掃墓後放鬆心情。 - 龍脊(Dragon’s Back)
如果你想喺清明節後挑戰下自己,龍脊係一條景色超靚嘅遠足徑(hiking trail)。 - 西貢萬宜水庫(High Island Reservoir, Sai Kung)
清明節之後,可以去西貢遠足、食海鮮(seafood feast),順便放鬆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