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香港節日

喺香港,有好多不同嘅節日同公眾假期,每個都反映出香港呢個國家獨特嘅文化多元性同埋歷史背景。香港嘅節日可以話係一個融合咗中西文化嘅大熔爐,從傳統中國節日到西方節慶,樣樣都有。唔好理咁多,有假放,就係好嘅節日。

  • 香港廣東話 中秋節祝福語

    香港廣東話 中秋節祝福語

    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喺 香港 重點係 團圓(family reunion)、賞月(moon-gazing)、月餅(mooncake)、燈籠(lanterns)、同地道嘅太古坑火龍(Tai Hang Fire Dragon)等活動;用詞上,對長輩/客戶要穩陣得體,對朋友/情侶可以貼地啲、玩味啲。呢篇分晒對象,句式短、好發WhatsApp/Signal/IG都啱。

    家人/親戚(Family)

    下面示例只用廣東話,直接複製黏貼就得。

    • 中秋節快樂,成家人齊齊整整,開開心心!
    • 月圓人更圓,今晚返嚟一齊食月餅呀!
    • 身體健康,平安喜樂,團團圓圓過中秋!
    • 齊齊賞月,甜到入心,日日都咁暖笠笠!
    • 人月兩團圓,屋企和氣生財,樣樣順利!

    長輩(Elders)

    • 祝您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福壽安康!
    • 花好月圓,晚晚笑口常開,日日精神爽!
    • 多謝您照顧,願您平安順遂,長長久久!
    • 月到中秋分外明,祝您心境開朗、樣樣稱心!
    • 團圓有您至圓滿,祝您四季安好、吉星高照!

    朋友(Friends)

    • 中秋快樂呀!今晚記得唔好淨係影相,記得食埋件!
    • 月光咁靚,你都要咁發光發亮呀!
    • 食多兩件月餅都唔驚,節日嘛,開心最緊要!
    • 約埋去海邊吹下風賞下月,hea住都夠幸福!
    • 祝你呢排順風順水,開心多啲、壓力少啲!

    情侶/另一半(Partner)

    • 月亮好圓,不過都冇你個笑容咁甜。
    • 今晚想同你慢慢行、慢慢賞月、慢慢講心事。
    • 有你喺度,凡事都變得圓滿。
    • 月餅可以一半一半,幸福就一齊分。
    • 中秋快樂,願我哋日子越過越甜,越嚟越有火花。

    上司/同事/客戶(Workplace / Business)

    口吻要穩陣、簡潔、不得罪人。

    • 祝您中秋節快樂,事事順利、前程似錦。
    • 花好月圓,人和事順,合作愉快!
    • 多謝一直支持,祝業務蒸蒸日上、再創高峰。
    • 祝團隊齊心,項目順利完成,佳節愉快。
    • 祝闔府安康,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小朋友/學生(Kids & Teens)

    • 中秋節快樂!記得玩燈籠要小心蠟燭呀!
    • 讀書加油,玩得開心、瞓得舒服、長得精靈!
    • 月亮圓圓,糖果甜甜,心情日日都靚靚!
    • 同同學一齊賞月,記得互相照應呀!
    • 做個乖仔乖女,身體健康、快高長大!

    遠方親友/移居海外(Friends & Family Abroad)

    • 千里共嬋娟,祝你喺外地一切安好。
    • 人未能團聚,心就連住,過個暖笠笠嘅中秋。
    • 隔住時差都要同你講句中秋快樂!
    • 見字如面,願你事事順境、日日都精神。
    • 等你返嚟再補數,今晚我幫你多食一件。

    社交媒體短句(IG/WhatsApp Caption)

    • 中秋快樂|月滿人更滿
    • 賞月mode on|甜入心
    • 人月兩團圓|好運自然來
    • 愉快過節|開心share先至夠圓滿
    • 今晚望住個月亮講願望,實現一串咁多!

    香港味道+文化位(For HK Flavour)

    想突出本地元素,可以咁寫(發帖/賀卡開場白用):

    • 中秋有月餅、有燈籠,仲有太古坑火龍喺城中穿梭,團圓氣氛滿瀉!
    • 願大家賞月之餘都記得安全第一,開心過節!

    用字小貼士(香港禮貌場景)

    對長輩/客戶盡量用「您」、詞語如「身體健康、事事順利、福壽安康」。

    對朋友可口語啲:用「呀、喇、喎」、輕鬆 joke(但要睇熟絡程度)。

    提及燈籠/蠟燭記得帶一句注意安全——香港公共地方煲蠟已被規管,唔好學人亂嚟。

  • 中秋節2025

    中秋節2025

    2025 中秋節 幾時? | Mid-Autumn Festival 2025 Date & Holiday

    • 西曆:2025年9月20號(星期六)。
    • 農曆:乙巳年(蛇年)八月十五。
    • 滿月時間:根據天文計算,2025年農曆八月十五嘅滿月大概係9月20號清晨或者上午(具體時間要視乎時區)。中秋節係以農曆定日子,嗰晚月亮最圓,代表團圓同美滿。

    2025 中秋 滿月 時間

    2025年中秋節係 農曆八月十五 ,落到公曆9月20號(星期六)。滿月嘅精確時刻係全球統一嘅天文事件,但因為時區唔同,各地嘅本地時間會有分別。根據天文計算 ,2025年9月嘅滿月發生喺9月7號,但中秋節(9月20號)夜晚嘅月亮仍然好圓(照度超過99%),好適合賞月。

    滿月嘅確切時間喺UTC 係2025年9月7號下午6:08(18:08 UTC)。呢個滿月係「玉米月」(Corn Moon),而且會有總月蝕(月蝕喺UTC 17:30開始,最大喺18:11)。不過,9月20號中秋節當晚無月蝕,月亮會係正常嘅圓滿狀態。月亮喺9月20號夜晚嘅升起時間視乎各地緯度,通常喺黃昏後出現。

    唔同國家/地區嘅滿月時間

    • 香港/台灣(HKT/TST UTC+8)
      滿月時間係 9月8號凌晨2:08。中秋節當晚(9月20號),月亮一樣喺晚上7點左右升起。香港嘅維多利亞港係賞月熱點,台灣則可能有燈籠活動同家庭聚會。
    • 日本(東京,JST UTC+9)
      滿月時間係9月8號凌晨3:08。喺9月20號中秋節,日本嘅「月見」(Tsukimi)傳統會以觀月同食糯米團子為主,月亮同樣喺黃昏後升起,氣氛好有詩意。
    • 越南(河內,ICT UTC+7)
      滿月時間係9月8號凌晨1:08。越南嘅中秋節(Tết Trung Thu)好著重小朋友,9月20號夜晚會有舞獅同提燈籠嘅活動,月亮喺晚上6點幾升起,適合全家出動。
    • 美國東岸(紐約,EDT UTC-4)
      滿月時間係9月7號下午2:08(14:08)。喺9月20號中秋節,月亮喺晚上7點左右升起,亞裔社區多數會有小型慶祝活動,例如食月餅同賞月。
    • 美國西岸(洛杉磯,PDT UTC-7)
      滿月時間係9月7號上午11:08。9月20號夜晚,月亮同樣喺黃昏後升起,西岸嘅華人社區會有團圓飯同賞月活動。
    • 英國(倫敦,BST UTC+1)
      滿月時間係9月7號晚上7:08(19:08)。中秋節(9月20號)夜晚,月亮喺晚上7點後升起,適合歐洲嘅華人家庭喺戶外賞月,氣氛溫馨。
    • 澳洲(悉尼,AEST UTC+10)
      滿月時間係9月8號清晨4:08。9月20號中秋節,月亮喺晚上7點左右升起,悉尼嘅唐人街可能有小型慶祝活動,例如月餅分享。

    賞月最佳時間:9月20號中秋節夜晚,月亮通常喺黃昏後(大約18:00-20:00本地時間)升起,持續幾小時都好圓。建議搵個無光污染嘅地方,例如高地或者郊外,賞月會更靚。

    天氣影響:記得查吓當地天氣,例如香港或會多雲,台灣同日本天氣通常較清。

    科學背景:滿月係地球、月亮同太陽成一直線嘅時刻,精確滿月只維持幾分鐘,但肉眼睇幾晚都好似好圓。9月20號嘅月相係「虧凸月」尾聲,照度有99.5%以上,幾乎同滿月無分別。

    台灣中秋節假期安排 | Taiwan Holiday Arrangement for Mid-Autumn

    • 香港
      香港嘅中秋節假期係法定公眾假期,但唔係落喺節日當天(10月6號),而係之後一日,即10月7號(星期二)。呢個安排係因為夜晚慶祝活動多,方便大家早啲休息。總共1日假,如果落週末會補到下一個工作日。香港政府網站已經確認咗2025年嘅通用假期清單,呢日銀行、學校同大部分公司都會放假,適合去維港賞月或者參加燈會。
    • 台灣
      喺台灣,中秋節係1日法定公眾假期,直接落喺10月6號(星期一)。如果呢日係週末,唔會額外補假,但2025年係星期一,好方便連假。台灣勞動部公佈嘅假期表顯示,呢日學校同政府部門都會休息,華人家庭多數會燒烤、食月餅同家庭聚會。台北或者高雄嘅社區活動會好熱鬧。
    • 日本(例如東京)
      日本唔將中秋節當成公眾假期,佢哋有自己嘅變奏版叫「月見」(Tsukimi),但2025年10月6號係正常工作日。雖然無官方放假,但喺華人社區或者寺廟可能有小型活動,例如食糯米團子同賞月。如果你係遊客,可以當普通日子參加,但唔會有全國性休息。
    • 越南(例如河內)
      越南嘅中秋節(Tết Trung Thu)係傳統節日,但唔係公眾假期,10月6號係正常工作日。呢個節日好著重小朋友,夜晚會有燈籠遊行、舞獅同派糖果,城市如河內同胡志明市會好熱鬧,但大人同樣要返工。越南政府假期表無包括呢日,如果你去參加活動,建議避開高峰期嘅交通。
    • 美國(例如紐約或洛杉磯)
      美國全國無中秋節公眾假期,10月6號係普通日子。但喺亞裔社區(特別係華人區如紐約唐人街或者洛杉磯蒙特利公園),會有文化慶祝,例如月餅市集、燈展同家庭聚會。聯邦假期表無呢日,如果你係華裔美國人,可能公司會畀彈性休息,但唔普遍。適合當週末前後計劃小型活動。
    • 英國(例如倫敦)
      英國同樣無中秋節法定假期,10月6號係正常工作日。喺倫敦嘅華人社區或者唐人街,可能有小型燈會同月餅派對,但全國性休息無。英國政府假期清單只包括聖誕、新年等,呢日適合華人家庭私下慶祝賞月。如果你喺倫敦,中國城(Chinatown)可能有活動。
    • 澳洲(例如悉尼)
      澳洲全國無中秋節公眾假期,10月6號係工作日。但悉尼或者墨爾本嘅華人社區會有慶祝,例如燈籠節同月餅工作坊。澳洲假期表以聖誕同復活節為主,呢日無官方休息。如果你去悉尼唐人街,夜晚可能有小型表演,但唔會影響整體交通。

    中秋節農曆背景 | Lunar Calendar Background

    中秋節 同 二十四節氣秋分 (Autumn Equinox)」接近,古人認為 八月十五 月亮最圓最亮,象徵豐收同團圓。

    中秋節嘅由來同起源 | Origins of Mid-Autumn Festival

    三大經典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為節日增添神話色彩。

    中秋節嘅文化意義 | Cultural Significance

    • 家庭團圓 (Family Reunion)
    • 秋收慶典 (Harvest Festival)
    • 浪漫象徵 (Romantic Symbolism)
    • 民族傳承 (Cultural Heritage)

    中秋節習俗同活動 | Customs & Activities

    香港 Hong Kong

    • 月餅 Mooncakes:蓮蓉、五仁、冰皮 (Snowy Mooncakes),款式創新。
    • 賞月 Moon Gazing:山頂、維港、海濱公園係熱門點。
    • 舞火龍 Fire Dragon Dance:大坑火龍舞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燈籠 Lanterns:尖沙咀文化中心廣場、大型燈會吸引大批遊人。

    其他地區 Other Regions

    台灣 Taiwan

    • 烤肉文化 Barbecue Tradition:1980年代由電視廣告帶起,之後成為全民活動。朋友同家人一齊燒肉、烤香腸,邊食邊賞月。
    • 月餅特色 Mooncakes:鳳梨酥 (Pineapple Cake)、綠豆椪 (Mung Bean Cake),同廣式月餅有分別。

    澳門 Macau

    • 煙花表演 Fireworks Shows:中秋臨近會有煙花匯演。
    • 月餅 Macau-Style Mooncakes:受葡萄牙文化影響,仲有蛋撻風味嘅創新月餅。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Singapore & Malaysia

    • 燈籠活動 Lantern Processions:小朋友提卡通燈籠行街,社區中心會搞比賽。
    • 文化嘉年華 Cultural Fairs:華人社團會舉辦表演、舞獅、攤位遊戲,增添節日氣氛。

    越南 Vietnam

    • 中秋兒童節 Children’s Festival:最重視小朋友。會有大型燈籠巡遊、舞獅、送糖果。
    • 特色糕點 Special Pastries:「Bánh Trung Thu」(越式月餅),有鹹有甜,外形偏厚實。

    韓國 Korea

    • 秋夕 Chuseok:同中秋同期,係韓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家族成員返鄉掃墓、食「松餅 Songpyeon」(半月形糯米餅)。
    • 雖然同中國中秋唔完全一樣,但都係以團圓同豐收為主題。

    海外華人社區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 唐人街慶典 Chinatown Celebrations:倫敦、紐約、溫哥華、悉尼等地嘅唐人街會有燈會、舞龍舞獅表演。
    • 社區團聚 Community Gatherings:海外華人移民會喺社區中心搞月餅派對、家庭聚餐,將傳統延續落去。

    中秋節特色 | Highlights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 最圓最亮嘅月亮象徵團圓。
    • 跨文化慶典:香港有火龍舞,台灣有烤肉,越南有兒童節,韓國有秋夕。
    • 現代演變:傳統月餅變成雪糕月餅、茶味月餅,節日隨時代進化。

  • 初一十五燒街衣

    初一十五燒街衣

    乜嘢係「燒街衣」?

    「燒街衣」(Burning Paper Clothes)係香港人延續咗幾百年嘅傳統。每逢農曆初一(1st lunar day)同十五(15th lunar day),街坊會焚燒衣紙(joss paper / paper offerings),將「紙紮衣服、金銀紙、紙屋、紙車、紙手機」送畀祖先(ancestors)或者孤魂野鬼(wandering spirits)。

    喺民間信仰入面,呢啲供品會傳送到另一個世界,等先人能夠安居樂業,唔會缺衣少食。

    習俗背後嘅意義

    時間的象徵

    農曆初一代表一個新開始,十五則象徵圓滿同完整。呢兩日特別有吉祥意義,被視為最適合進行拜祭。

    陰陽交通的信仰

    傳統觀念認為,初一與十五係陰陽兩界最容易「相通」嘅日子。喺呢啲日子焚燒供品,祖先能夠更容易「收到」,加強生者與亡者之間嘅聯繫。

    孝道與家族責任

    燒街衣最核心嘅意義就係孝道(filial piety)。透過供奉,後代表達對祖先嘅尊敬同思念,確保佢哋喺另一個世界過得安穩。呢種行為提醒家族成員「飲水思源」,唔可以忘記先人恩德。

    社區文化與凝聚力

    喺香港嘅舊區或大廈後巷,燒街衣往往唔止係宗教行為,仲係一種社區活動。街坊會一齊燒、一齊拜,互相幫手,形成鄰里之間嘅聯繫同歸屬感。

    超渡孤魂與祈求平安

    除了供奉祖先,燒街衣亦有「燒畀路過嘅孤魂野鬼」嘅意涵。透過分派供品,安撫無依嘅靈魂,避免佢哋騷擾陽間,確保家宅同社區平安。

    初一十五燒街衣時間

    • 多數人會揀朝早至黃昏,避免夜晚,因為夜晚陰氣重。
    • 有啲家庭會揀中午,認為陽氣最旺,供品最容易傳送到陰間。
    • 雖然冇官方規定,但「日頭燒」係最普遍嘅習慣。

    初一十五燒街衣地點

    常見地點包括:

    • 街角鐵桶(metal bins at street corners):特別多喺深水埗 Sham Shui Po、油麻地 Yau Ma Tei 等舊區。
    • 後巷或大廈門口(back alleys / building entrances):方便街坊就地燒。
    • 廟宇 designated areas:例如黃大仙祠 Wong Tai Sin Temple、天后廟 Tin Hau Temple,都會設有鐵桶或焚化爐。
    • 環保焚化爐(eco-friendly furnaces):由政府或寺廟提供,減少污染。

    燒街衣犯法嗎?

    燒街衣本身並唔犯法,因為佢係香港傳統習俗,但以下情況可能違法:

    • 阻塞街道或行人路 → 《公眾地方條例》
    • 引起火警危險 → 《消防條例》
    • 過度煙霧影響環境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建議只喺指定地點焚燒,確保安全同環保。

    FAQ 常見問題

    Q1. 初一十五幾點燒街衣最好?
    一般係朝早至黃昏,中午最旺陽氣,傳統認為最適合。

    Q2. 香港邊度可以燒街衣?
    街角鐵桶、後巷、大廈門口常見;大型廟宇亦設有 designated areas 或環保焚化爐。

    Q3. 燒街衣係咪犯法?
    本身唔犯法,但如果亂燒造成火警危險、阻街或嚴重煙霧,就可能觸犯法例。

    Q4. 如果唔燒,仲有冇其他方式表達孝道?
    可以選擇祈禱、捐款、供花、電子香燭,甚至寫信畀祖先。重點係心意,而唔係形式。

  • 盂蘭勝會流程

    盂蘭勝會流程

    咩係盂蘭勝會?

    香港人講起「鬼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好多時就會諗起 盂蘭勝會 (Yu Lan Festival)。呢個節日喺 農曆七月 舉行,因為傳統信仰認為「七月鬼門開」,無主孤魂會返嚟人間遊蕩,所以街坊都會擺供、燒紙、做法事去安撫佢哋。

    盂蘭勝會嘅源頭來自佛教《盂蘭盆經》嘅故事——目蓮救母。佛陀弟子目蓮見到母親墮入餓鬼道,好淒慘,就用神通供食,但啲食物即刻化成火焰。最後佛陀教佢喺農曆七月十五日設齋供養僧眾,母親先至得以解脫。呢個典故象徵孝道同慈悲,後來再融合道教嘅普渡儀式,演變成今日嘅盂蘭勝會。

    香港嘅盂蘭勝會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7年,由潮州人組織嘅「潮州公和堂」喺銅鑼灣搞起。由於當時好多潮汕人漂泊香港做苦力,冇親人,勝會就成為一個 社區凝聚嘅方式,一齊籌款搭棚、請法師做法事,超渡孤魂同時保祐街坊。

    去到 2011年,潮人盂蘭勝會正式被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確認咗佢嘅歷史同文化價值。今日,全港每年農曆七月都有超過六十場盂蘭勝會,遍佈港九新界,部分地區(例如 北角、筲箕灣、長洲)搞得特別盛大,甚至成為旅遊亮點。

    所以,盂蘭勝會唔只係宗教儀式,仲係一個 宗教 + 社區 + 文化 三合一嘅大型活動。無論係誦經超渡、神功戲,定係派平安米、福品競投,都反映咗香港人重視孝道、惜福同鄰里關懷嘅精神。

    盂蘭勝會通常搞幾多日?

    講到日數,其實香港嘅盂蘭勝會並冇一個「統一公式」,唔同地區、族群同資源會有差異:

    • 一般情況:三日三夜最常見 盂蘭勝會流程
      • 大部分社區勝會,特別係潮州同鄉組織,慣例係 三日三夜。
      • 通常包括:
      • 第一日:請神遊神、開壇安座。
      • 第二日:誦經超渡、破地獄、放焰口、神功戲。
      • 第三日:施孤派米、燒衣化寶、福品競投、走散旗送神。
      • 「三日三夜」安排令儀式有完整開端、高潮同圓滿結束,宗教層面同社區層面都夠隆重。
    • 四日至五日:規模較大嘅勝會
      • 部分勝會搞到 四至五日,尤其係有大量街坊參與,或者地區有深厚歷史背景(例如坪洲中元建醮)。
      • 例如:
      • 坪洲 (Peng Chau) 中元建醮: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總共四日,包含迎神、走午朝、放水燈、搶孤等活動。
      • 呢啲長日數勝會,多數帶有「建醮」性質,即係一次大型法事加嘉年華,社區規模好大。
    • 一日或兩日:規模細嘅街坊勝會
      • 細規模嘅街坊會或者資源有限嘅地區,會搞 一日到兩日 簡化版。
      • 主要集中喺 誦經施孤 同 派平安米,簡單直接完成普渡同行善功能。
    • 全月皆有:鬼月日常習俗
      • 雖然正式嘅「勝會」通常係一至五日,但其實 成個農曆七月(初一到三十日)都被視為鬼月。
      • 街坊屋企人多會自己燒衣紙、拜祭孤魂野鬼。唔同社區會喺唔同日子開壇,先後接力,變成全港範圍嘅「鬼月巡禮」。

    例子:唔同地區嘅日數安排

    • 三角碼頭盂蘭勝會:七月廿四至廿六,三日潮劇神功戲。
    • 荃灣潮僑街坊盂蘭勝會:七月廿七至廿九,三日,重點有祭幽、派福品、送神。
    • 坪洲中元建醮:七月十二至十五,四日四夜,加咗水上燈會同搶孤,規模大好多。

    總括嚟講:

    • 最普遍:三日三夜。
    • 最長:四至五日(例如坪洲)。
    • 最短:一日(簡化版)。
    • 全月都有:分散舉辦,形成全港鬼月氛圍。

    三日三夜盂蘭勝會時間表 (Typical 3-Day Schedule of Yu Lan Festival in Hong Kong)

    第一日:請神安座 (Day 1: Inviting Deities & Installation Ceremony)

    早上 (Morning) — 搭棚與場地準備

    第一日嘅重點係 「打好根基」。一早,竹棚師傅 (Bamboo Scaffold Masters) 就開始用竹 (Bamboo Poles) 同麻繩 (Hemp Ropes) 搭起一系列棚架 (Shelters),場面好壯觀:

    • 神棚 (Divine Shelter):供奉「天地父母 (Parents of Heaven and Earth)」、「南辰北斗 (Southern and Northern Constellations)」同各路福神 (Deities of Fortune)。
    • 大士棚 (Bodhisattva Shelter):放置「大士王 (King of Ghosts effigy)」,象徵統領孤魂嘅鬼王。
    • 孤魂棚 (Hungry Ghost Shelter):專為無主孤魂 (Orphan Spirits) 準備,擺滿供品。
    • 戲棚 (Opera Stage):用嚟演出神功戲 (Ritual Opera Performance),娛神娛人。
    • 辦事棚 (Operations Shelter):社區籌委會 (Organising Committee) 喺度處理行政、籌款同安排。

    之後,街坊會一齊準備 供品 (Offerings),通常包括:

    • 生果 (Fruits)、燒肉 (Roast Pork)、雞鴨 (Chicken & Duck)、酒水 (Liquor/Tea)、香燭 (Incense & Candles)。
    • 有啲地方仲會用「三牲 (Three Sacrificial Animals)」——雞 (Chicken)、豬肉 (Pork)、魚 (Fish)。

    神位 (Deity Tablets/Statues) 都會擺好,等下午正式安座。

    下午 (Afternoon) — 開壇與淨化

    中午過後,就到 「開壇 (Opening of the Altar)」:

    • 道士 (Taoist Priests) 或 佛教僧侶 (Buddhist Monks) 誦經 (Scripture Chanting),為儀式揭開序幕。
    • 灑淨 (Purification Ritual):用柳枝 (Willow Branches) 沾上淨水 (Purified Water),四周灑水,驅趕穢氣 (Expel Evil) 同淨化場地 (Purify the Venue)。
    • 安神 (Installing Deities):請神像 (Deity Statues) 入壇,安放喺神棚,象徵神明正式降臨社區。
    • 設香案 (Incense Table Setup):點香燭 (Incense & Candles),插上清香 (Joss Sticks),同神明連結。

    呢個過程氛圍莊嚴,雖然冇夜晚咁熱鬧,但係好重要,因為代表「神靈到咗」。

    晚上 (Night) — 遊神巡行與安座

    • 到夜晚,就係第一日嘅重頭戲 —— 請神遊神 (Inviting & Procession of Deities):

    第二日:誦經、破地獄、放焰口同神功戲 (Day 2: Chanting, Breaking the Hells, Feeding Ritual & Ritual Opera)

    早上 (Morning) — 誦經超渡 (Scripture Chanting for Deliverance)

    • 佛教僧侶 (Buddhist Monks) 或 道士 (Taoist Priests) 會喺主壇 (Main Altar) 誦經 (Chanting Sutras),為 孤魂野鬼 (Wandering Spirits) 超渡 (Deliverance),祝佢哋可以解脫痛苦。
    • 誦經期間,壇前會擺放好多 供品 (Offerings):白米 (Rice)、生果 (Fruits)、素菜 (Vegetarian Food)、清茶 (Tea)。
    • 目的唔單止係「超渡鬼魂」,仲係祈求社區街坊全年平安。

    下午 (Afternoon) — 破地獄 (Breaking the Hells Ritual)

    • 破地獄 (Breaking the Hells Ritual) 係潮州盂蘭勝會最震撼嘅部分之一。
    • 道士會搭建一個「獄門 (Prison Gate Structure)」紙紮 (Paper Effigy),象徵地獄入口 (Entrance to the Underworld)。
    • 法師誦經 (Chanting) 同施法 (Performing Rituals),之後用法器 (Ritual Instruments) 打碎瓦片 (Breaking Tiles),象徵打破地獄之門 (Opening the Gates of Hell)。
    • 最後將整個獄門紙紮燒化 (Burning Effigy),象徵解救孤魂 (Liberating the Spirits)。
    • 現場氣氛非常莊嚴,但亦有觀賞性,好多街坊同遊客會圍觀。

    傍晚 (Evening) — 放焰口 (Yogāgāma Feeding Ritual)

    • 放焰口 (Yogāgāma Feeding Ritual) 又叫「施食」,係第二日最重要嘅高潮之一。
    • 法師 (Priests/Monks) 誦《瑜伽焰口經 (Yogāgāma Sutra)》,打手印 (Hand Gestures),象徵打開鬼魂口中火焰,等佢哋可以進食。
    • 供品擺放喺「孤魂棚 (Hungry Ghost Shelter)」,包括飯菜 (Cooked Rice & Food)、生果 (Fruits)、糕點 (Cakes)、紙紮衣物 (Paper Clothes)。
    • 法師會將一啲 石榴果形 (Pomegranate-Shaped) 嘅小麵粉團 (Dough Balls) 撒向人群,街坊一齊搶,俗稱「搶食」(Grabbing Ritual),傳說食咗可以保平安 (Peace & Safety)。

    晚上 (Night) — 神功戲 (Ritual Opera Performance)

    • 晚上就係街坊最期待嘅 神功戲 (Ritual Opera)。
    • 戲棚 (Opera Stage) 會上演 粵劇 (Cantonese Opera) 或 潮劇 (Chaozhou Opera),有時仲會加「白字戲 (Baizi Opera)」。
    • 前排座位會留空,俾「神靈同孤魂」坐,後面就係街坊同遊客欣賞。
    • 神功戲一方面係娛神 (Entertain Deities),另一方面亦係娛人 (Entertain the Community),有強烈嘅社區色彩。

    第三日:施孤、派米、福品競投與走散旗 (Day 3: Offerings, Rice Distribution, Charity Auction & Closing Ritual)

    早上 (Morning) — 孤魂供奉與誦經迴向

    • 一大早,孤魂棚 (Hungry Ghost Shelter) 前面已經準備好食物 (Food Offerings)、白米 (Rice)、生果 (Fruits)、紙紮衣物 (Paper Clothes)。
    • 道士 (Taoist Priests) 或 佛教僧侶 (Buddhist Monks) 誦經 (Scripture Chanting),將功德迴向 (Merit Dedication) 俾孤魂野鬼 (Wandering Spirits),祈求佢哋得安息 (Rest in Peace)。
    • 街坊會一齊叩拜 (Bowing),表達誠心 (Sincerity) 同慈悲 (Compassion)。

    下午 (Afternoon) — 派平安米與燒衣化寶

    • 派平安米 (Distribution of Blessed Rice):
    • 勝會結束前,壇前嘅供米 (Blessed Rice) 會派發畀街坊 (Local Residents),特別係老人 (Elderly) 同有需要人士 (Needy People)。
    • 目的係「物盡其用 (Nothing Goes to Waste)」,同時寓意「平安有餘 (Peace and Abundance)」。
    • 燒衣化寶 (Burning Joss Paper & Offerings):
    • 街坊會將紙紮冥幣 (Hell Bank Notes)、紙屋 (Paper Houses)、紙車 (Paper Vehicles) 放入大鐵桶 (Iron Container) 燒化。
    • 象徵將生活用品 (Daily Necessities) 傳送俾陰間眾生 (Spirits in the Underworld),令佢哋衣食無憂。

    傍晚 (Evening) — 社區宴席與福品競投

    • 社區宴席 (Community Banquet):
    • 主辦方有時會安排大排筵席 (Street Banquet),街坊一齊食飯 (Communal Meal),慶祝勝會成功舉辦。
    • 餐桌上嘅菜式 (Dishes) 豐富,氣氛熱鬧,係社區 bonding 嘅重要時刻。
    • 福品競投 (Charity Auction of Blessed Items):
    • 主辦方會將部分「福品 (Blessed Items)」——例如香爐 (Incense Burners)、名酒 (Fine Liquor)、金器 (Gold Ornaments)、供品 (Offerings)——拿出嚟拍賣。
    • 街坊熱烈競投,所得款項用作支持下屆勝會 (Funding for Next Year’s Festival)。
    • 有人相信,競投得嘅福品可以帶來好運 (Good Fortune)。

    晚上 (Night) — 走散旗與送神

    • 走散旗 (Closing Flag Ritual):
    • 由「金童玉女 (Boy and Girl Attendants)」持令旗 (Command Flags),遊行至壇前,宣布「功德圓滿 (Completion of Merits)」。
    • 呢個儀式象徵勝會正式結束,通知鬼魂可以返回冥界 (Return to the Underworld)。
    • 火化神衣法旗 (Burning Deity Robes & Ritual Flags):
    • 神衣 (Deity Robes)、法旗 (Ritual Flags) 同部分紙紮品 (Paper Effigies) 被火化 (Burned),象徵送走神靈 (Sending Off Deities)。
    • 火光映照夜空,係勝會最後最莊嚴嘅場景。

    FAQ 常見問題

    Q1:盂蘭勝會搞幾耐?
    A1:大部分係三日三夜,有啲一日、有啲四至五日。最重要嘅日子係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Q2:三日勝會每日有咩做?
    A2:
    • 第一天:請神、遊神、開壇。
    • 第二天:誦經、破地獄、放焰口、神功戲。
    • 第三天:施孤、派平安米、燒衣、競投、走散旗。

    Q3:咩係「破地獄」?
    A3:一個道教儀式,道士誦經擊碎「獄門」紙紮,象徵打破地獄,救度鬼魂。

    Q4:派米有咩意義?
    A4:將供奉過嘅米派畀街坊,寓意「平安有餘」,又係一種行善積福。

    Q5:神功戲有咩特色?
    A5:演出通常三晚,多數係粵劇或潮劇。前排座位留空畀神靈同鬼魂,街坊坐後面睇戲。

  • 香港盂蘭勝會

    香港盂蘭勝會

    香港盂蘭勝會 (Hungry Ghost Festival in Hong Kong)

    香港係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嘅城市,但好多傳統習俗仲係保留得好好。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但同時又帶點神秘色彩嘅傳統節慶,就係 盂蘭勝會 (Yulan Festival / Hungry Ghost Festival)。喺農曆七月,街頭巷尾燒衣紙、搭棚演粵劇、派米施食,全部都係為咗安撫孤魂野鬼 (wandering spirits),同時亦展現咗香港社區文化嘅凝聚力。

    盂蘭勝會嘅起源 (Origins of the Yulan Festival)

    「盂蘭」一詞,係由梵文 Ullambana 音譯而嚟,意思係「解倒懸」(rescue from suffering)。根據佛教 (Buddhist) 故事,目蓮尊者 (Venerable Mulian) 發現佢嘅母親因為生前罪孽而墮落餓鬼道,受盡飢餓煎熬。佢求助佛祖,佛祖教佢喺農曆七月十五日準備供養僧眾、修功德,咁樣先可以解救母親嘅痛苦。

    呢個故事傳入中國之後,逐漸演變成為「中元節」(Zhongyuan Festival) 或「鬼節」(Ghost Festival)。再加上道教 (Taoism) 嘅超度科儀 (rituals for salvation),同民間信仰 (folk beliefs),就成為咗今日香港人所見嘅盂蘭勝會。

    香港盂蘭勝會嘅特色 (Unique Features of Hong Kong’s Hungry Ghost Festival)

    香港嘅盂蘭勝會有好多特色元素,既有宗教意味,亦充滿民間 flavour:

    燒街衣 (Burning Joss Paper)

    街坊會喺路邊燒「金銀衣紙」(paper ingots and joss paper),包括冥界貨幣、紙紮衣服、甚至迷你版嘅豪宅、車仔。目的係俾祖先同無主孤魂「收貨」,確保佢哋喺冥界生活無憂。

    神功戲 (Cantonese Opera & Bamboo Theatres)

    其中最 eye-catching 嘅,就係喺空地上用竹棚 (bamboo scaffolding) 搭起嘅「戲棚」。請粵劇班 (Cantonese Opera troupe) 上演「神功戲」,又叫「功德戲」(merit opera)。呢啲戲唔淨止係街坊娛樂,亦係為神明同鬼魂表演,以示尊重。好多時仲會唱足三晚,熱鬧非常。

    派平安米 (Distributing Peace Rice)

    一個好有香港特色嘅環節,就係「派平安米」。主辦嘅街坊會或潮州同鄉會 (Chiu Chow associations) 會將供奉過嘅白米,分派俾街坊或者有需要嘅人。呢個做法象徵「施福」、「共福」,大家攞到米返屋企就代表「得平安」。

    福品競投 (Auction of Blessed Items)

    有啲盂蘭勝會仲會搞競投,將「福品」例如香爐、酒、糧食 auction 出嚟,所得款項再用嚟資助下一年嘅活動。得標嘅人認為會攞到好運同保佑。

    施食儀式 (Feeding the Hungry Spirits)

    佛教嘅「施食法會」(Offering Ritual) 係整個盂蘭勝會嘅高潮之一。法師會誦經,將食物同水施予孤魂,甚至會拋灑麵糰仔「石榴果」,由街坊搶食,寓意「搶到就有福氣」。

    鬼節禁忌 (Taboos During Hungry Ghost Festival)

    香港人雖然 modern,但好多迷信習俗依然有人跟:

    • 唔好夜晚游水 (avoid swimming at night) — 擔心水鬼 (water spirits) 拉人落水。
    • 唔好亂撩香燭 (don’t disturb incense or offerings) — 會冒犯靈體。
    • 唔好亂叫人名 (don’t call someone’s name at night) — 以免鬼魂誤會。
    • 唔好講「鬼」字 (avoid saying “ghost” carelessly) — 講多咗會「招惹」。

    社區與文化意義 (Community & Cultural Significance)

    盂蘭勝會最特別嘅地方,就係宗教 + 慈善 + 社區 bonding 三者合一。

    • 喺宗教層面,係對先人同孤魂嘅安撫,顯示孝道 (filial piety)。
    • 喺慈善層面,透過派米、施食,幫助貧苦大眾。
    • 喺社區層面,活動通常由鄉事委員會 (rural committees) 或潮人會館 (Chiu Chow associations) 主辦,街坊自願籌款搭棚、搞戲,成為一年一度嘅社區大事。

    特別係北角 (North Point)、鰂魚涌 (Quarry Bay)、香港仔 (Aberdeen) 等潮州人聚居嘅地區,每年舉辦嘅盂蘭勝會都盛大到連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China) 都有收錄。

    常見問題 FAQ

    Q1. 香港盂蘭勝會幾時舉行?

    A: 一般喺農曆七月十四至十五日 (14th–15th day of the 7th lunar month),即係西曆七月尾到八月中之間。

    Q2. 「派平安米」係咪人人都攞到?

    A: 通常係街坊會或者潮州同鄉會派發,先到先得,主要送畀街坊或者有需要嘅長者。唔一定人人有份,但寓意係「得米得平安」。

    Q3. 神功戲 (Cantonese Opera) 係專門演畀鬼睇定人睇?

    A: 兩者都有。傳統上係「酬神戲」,即係演畀神明同孤魂,求平安同功德;但同時亦係街坊娛樂,所以人亦可以睇。

    Q4. 鬼節係咪真係唔可以夜晚游水?

    A: 呢個係傳統禁忌,源自水鬼傳說。現代人未必信,但好多長輩都會提醒避免。

    Q5. 香港邊度嘅盂蘭勝會最大型?

    A: 北角、鰂魚涌同香港仔,特別係潮州社群舉辦嘅最盛大,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英國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燒街衣

    英國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燒街衣

    英國鬼節: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燒街衣
    (Hungry Ghost Festival in the UK: Yu Lan Festival & Burning Paper Offerings)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香港人叫「鬼節」(Hungry Ghost Festival),正式名就係「盂蘭節」(Yu Lan Festival)。呢日係民間認定嘅「正日」,好多習俗都集中喺呢日完成,最出名就係「燒街衣」(burning paper offerings) —— 將紙紮衣服、金銀衣紙、甚至「iPhone 紙紮機」燒畀先人同孤魂野鬼,算係一種孝順同安撫嘅表達。

    香港 VS 英國:鬼節氣氛大不同

    喺香港,七月一到大家就會聽到「唔好亂夜晚吹口哨」、「夜晚唔好曬衫」呢啲老一輩嘅「禁忌」(taboos)。到咗十四,成街都係燒衣紙嘅煙味,仲有大會喺社區搞「盂蘭勝會」(Yu Lan Festival Ritual Performance),搭棚請師傅誦經、做大士王法會、仲有神功戲 (Cantonese Opera)。

    但搬到英國 (UK) 嘅香港人就冇咁多大排場,因為英國法例唔准隨街燒嘢。根據 Gov.uk 官方規定,如果焚燒造成污染、冒煙影響交通或危害健康,就屬於違法,可以被罰款。再加上好多城市係「煙霧管制區」(Smoke Control Areas),使用未認證燃料或者冒煙一樣可能要罰 £300–£1,000。

    所以移英港人多數會喺屋企後園 (back garden),用鐵桶 (metal bin) 或 BBQ 爐,低調咁燒紙衣,避免惹麻煩。雖然規模細咗,但心意仲喺度。好多家庭仲會喺英國超市買燒鴨、燒肉,當係「拜神」(offerings to deities and ancestors) 嘅食物。

    燒街衣嘅意義 (Meaning of Burning Paper Offerings)

    燒街衣其實唔係迷信咁簡單,佢有幾重意義:

    • 孝順 (Filial Piety):燒紙衣俾祖先,代表後人冇忘記佢哋。
    • 安撫孤魂野鬼 (Appeasing Wandering Spirits):七月鬼門開,街頭燒紙可以安慰無人祭祀嘅靈魂,等佢哋唔好騷擾人間。
    • 社區團結 (Community Bonding):好多時喺香港盂蘭節,成條街一齊燒嘢,一齊拜神,好似一個 neighbourhood event。

    英國有冇「遊魂野鬼」同「鬼門開」?

    根據中國民間信仰,農曆七月係「鬼門開」(Hell Gate Open),直到七月尾先「鬼門關」。但係英國本土冇呢套信仰,對當地人嚟講,七月十四只係普通一日。移英港人如果繼續燒街衣,都係基於自己文化傳承,而唔係英國宗教習俗。

    燒街衣喺英國係咪犯法?

    唔係絕對犯法,但有條件限制:

    • 可以喺自己後園燒,不過要小心煙霧唔好飄去鄰居屋或馬路。
    • 唔可以隨街燒,因為會影響交通同環境。
    • 如果喺煙霧管制區 (Smoke Control Area) 用唔合規材料,可能要罰 £300–£1,000。

    所以最安全做法就係:後園用鐵桶/BBQ 爐,少量焚燒。

    燒街衣用品同食物 (Paper Offerings & Food Offerings)

    香港人傳統會買衣寶同紙紮用品,例如:

    • 觀音衣 (Guanyin Paper Robes)
    • 元寶及溪錢 (Sycee & Spirit Money)
    • 金銀及陰司紙 (Gold/Silver Joss Paper)
    • 往生咒及大悲咒 (Printed Buddhist Sutras)
    • 幽衣幽祿 (Paper Clothes & Salary for Spirits)
    • 七色彩紙 (Seven-Colour Spirit Paper)
    • 普通壇香及紅燭 (Incense & Red Candles)

    同時仲會準備祭品食物 (Food Offerings):

    • 芽菜 (bean sprouts)、豆腐 (tofu)、龍眼 (longan)、花生 (peanuts)
    • 硬身糖果 (hard candies)、甜味餅乾 (sweet biscuits)
    • 雪梨 (Chinese pear) 或蘋果 (apple)、橙 (orange)
    • 清水 (plain water)、燒酒 (Chinese liquor)、白飯 (plain rice)

    英國邊度買?

    • 中超 (Chinese Supermarkets):例如倫敦、曼城、伯明翰大型華人超市,部分有賣衣紙同元寶。
    • 網店 (Online shops):好多香港紙紮舖都有國際寄送服務。
    • 食物祭品 (Food Offerings):芽菜、豆腐、水果、餅乾、花生等,英國超市就有,唔使專登去華人舖頭。

    英國有冇盂蘭勝會?

    暫時英國未有大規模盂蘭勝會 (Yu Lan Festival Ritual Performance),因為規模、法例同宗教文化背景都唔同。不過倫敦、曼城有啲華人佛寺或社區中心會搞小型法會,同鄉都會聚集一齊拜祭,算係海外版嘅簡化儀式。

    燒街衣程序 (Steps of Burning Paper Offerings)

    • 擺供品 (Set up offerings):先擺好水果、食物、清水、香燭。
    • 上香 (Light incense):點三支香,鞠躬拜祖先或好兄弟。
    • 讀誦經文 (Optional chanting):有人會念往生咒或大悲咒。
    • 燒衣紙 (Burning):將觀音衣、金銀紙、元寶逐份投入火焰。
    • 敬酒飯 (Final offerings):將燒酒、白飯同清水奉上,等靈體享用。
    • 收尾 (Closing):拜三拜,等火燒盡,清理灰燼。

    燒街衣禁忌 (Taboos)

    • 唔好亂講大聲笑話,保持莊重。
    • 唔好踩過衣紙灰燼。
    • 唔好用手亂拎燒剩物件。
    • 唔好喺大風日燒,容易失控。
    • 最好唔好喺正屋入面燒,避免火警。

    燒街衣時間 (Best Timing: HK vs UK)

    • 香港習俗:一般會揀喺黃昏至晚上進行,因為相信夜晚陽氣弱,鬼魂容易接受供品。
    • 英國時間:因為日照時間唔同,如果想同步香港,可以參照香港時間換算(例如香港晚上 7 點,即英國夏令時間中午 12 點)。
    • 實際操作:好多移英家庭會喺自己方便嘅時間進行,未必一定要跟足香港時間,重點係誠意。

    FAQ 常見問題

    Q: 英國有冇人信「鬼門開」?
    A: 本地冇呢種信仰,只有移民華人會跟傳統習俗。

    Q: 喺英國燒街衣會唔會俾人投訴?
    A: 如果煙太大、影響鄰居,有機會收到市政府警告或罰款,最好低調處理。

    Q: 可以用電爐/蠟燭代替燒衣紙嗎?
    A: 可以,部分家庭會選擇以象徵方式代替實際焚燒,環保又安全。

    Q: 有冇必要跟香港時間同步?
    A: 唔需要,誠意最重要。

    Q: 小朋友要唔要參與?
    A: 可以,當係文化教育,解釋習俗意義。

    英國鬼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 in the UK) 就算環境唔同,都保留咗盂蘭節嘅精髓 —— 燒街衣,敬祖先,安撫孤魂,延續香港人嘅傳統。

  • 燒街衣祭品

    燒街衣祭品

    盂蘭節燒街衣:貢品、程序與禁忌全攻略

    (Burning Joss Paper During Hungry Ghost Festival: Offerings, Rituals & Taboos)

    貢品應該準備啲乜?

    每逢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街坊最關心嘅就係「燒街衣」要準備啲乜。其實傳統供品有一定規矩,並唔係隨便拎啲食物去燒就得。

    首先,最常見嘅就係 瓜果 (Fruits and Melons)。香港人習慣用梨、蘋果、橙、冬瓜、蘿蔔呢啲正氣水果作香爐用,因為夠「清正」。相反,榴槤、火龍果等「奇怪」水果就唔會用,怕有「怪味」唔合適。

    其次,必備嘅係 豆腐 (Tofu) 同 芽菜 (Bean Sprouts)。呢兩樣嘢喺鬼節特別有意義。相傳 餓鬼 喉嚨極細如針孔,仲要口吐烈焰,所以一般食物入口就會燒成碳,無法吞嚥。唯獨豆腐滑溜、入口即化,芽菜含水量高,可以幫助潤喉,令餓鬼得以稍為解飢。咁所以,無論點,鬼節街祭一定要見到豆腐芽菜。

    再嚟係 龍眼、花生、糖果 (Longan, Peanuts, Hard Candy)。龍眼寓意添丁興旺,花生殼硬實,象徵長壽,糖果則代表甜蜜美滿。呢啲都係比較吉祥嘅供品。

    唔少人亦會準備 白飯、肥豬肉、燒肉、魚,表示「衣食有着落」,不過傳統講法係唔應該用雞鴨鵝,因為「殺業太重」,唔吉利。

    仲有 米酒 (Rice Wine),敬神敬鬼必備嘅「酒禮」。通常會倒三杯,奠於火堆之前,象徵「潤喉」。

    除此之外,傳統會帶埋 米粒、毫子硬幣 (Rice Grains & Small Coins)。拜祭時將佢哋拋出嚟,象徵施食俾三界孤魂,讓無依無靠嘅鬼魂都有糧、有路費。

    最後,仲要準備啲用完即棄嘅器皿,例如紙碟紙碗,仲有喺香燭舖買到嘅紅杯三個同紅筷子三對。傳統講法係,儀式用過嘅供品同器皿都唔應帶返屋企,以免「鬼魂跟回家」。

    衣紙方面應有啲乜?

    除咗實物貢品,紙紮供品先係主角。坊間通常有齊 觀音衣 (Guanyin Paper Clothes)、幽衣幽祿 (Paper Clothes & Salary for Spirits)、溪錢 (Joss Paper Money)、金銀、元寶 (Gold & Silver Ingots)、陰司紙 (Hell Notes)、紙硬幣 (Paper Coins)、七色衣 (Seven-colour Paper for Summer & Winter Clothes) 同 往生咒 (Rebirth Mantra Papers)。

    如果想指定俾祖先,就要買 祖先衣包 (Ancestor Paper Bundle),寫埋收件人姓名。

    燒街衣正確程序

    • 以瓜果做香爐,插紅蠟燭一對,點香,心中邀請孤魂野鬼前來享用。
    • 先燒觀音衣,象徵觀音菩薩到場維持秩序,令鬼魂唔會爭奪。
    • 跟住次序:溪錢 → 金銀 → 元寶 → 陰司紙 → 紙硬幣 → 七色紙 → 幽衣幽祿 → 往生咒。
    • 之後奠酒,倒三杯米酒。
    • 再拋出米粒、龍眼、花生、硬幣,心中默念施予眾鬼。
    • 等火堆完全熄滅,再用清水沖洗灰燼,所有垃圾要妥善丟棄,唔好亂留。

    禁忌與注意事項

    燒街衣唔係隨便就得,有啲禁忌一定要知:

    • 心要存敬意,不可戲謔亂講嘢。
    • 衣紙要完整焚化,不可用破損紙品。
    • 不可踐踏灰燼。
    • 供品、器皿一律唔帶返屋企。
    • 農曆七月,街上見到散落嘅毫子硬幣千祈唔好執。

    儀式後要點做?

    完成後,傳統上會跨過火盆,或者用碌柚葉水洗手洗面,祛除「陰氣」。亦有人買「大百解」,由頭掃落腳,再燒掉,作為安心儀式。

    「呃鬼食豆腐」的由來

    香港俗語「呃鬼食豆腐」,其實就係來自盂蘭節燒街衣。由於祭品必有豆腐芽菜,傳說豆腐軟滑、芽菜含水,餓鬼可以勉強食到,於是成為一句風趣俗語。

    燒街衣雖然帶有宗教色彩,但本質其實係一種 布施 (Charitable Giving),以慈悲心普渡孤魂。準備好合適嘅供品、遵守程序同禁忌,就能夠安心完成儀式,亦係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嘅一種尊重。

  • 燒街衣時間

    燒街衣時間

    每逢農曆七月,香港街頭巷尾就會見到人燒冥鏹 (joss paper money)、紙紮品 (paper effigies)、紙衣俾「好兄弟」(wandering spirits)。呢個習俗就係大家熟悉嘅「燒街衣」。

    所謂「燒街衣時間」,唔單止係一個行為,而係一種文化傳承。佢代表咗香港人點樣睇待生死、陰陽同社區歸屬感。

    燒街衣係乜嘢?

    「燒街衣」(Burning Street Clothes) 係 中元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 嘅重頭戲,主要目的係燒紙紮衣服、金銀衣紙畀無主孤魂 (homeless spirits),等佢哋「衣食無憂」,唔好搞到陽間。

    • 街衣 (Street Clothes):紙紮衣物,唔係真衫。
    • 燒 (Burning):透過火焰傳送去陰間 (Underworld)。
    • 時間 (Time):集中喺農曆七月十四晚,但成個七月都有人燒。

    燒街衣嘅最佳時間

    時間係重點,因為揀得啱,可以「傳送」得更順利。

    • 避開白天 (Avoid Daytime)
      白天陽氣太重,遊魂野鬼唔出現,所以燒咗都未必收到。
    • 黃昏至午夜前 (After Dusk Until Before Midnight)
      最佳時間係 晚上 7 點開始,一直到 午夜前。呢段時間陰陽交替,鬼門最開,衣紙最容易送到靈界。
    • 鬼節正日:農曆七月十四 (Lunar July 14th)
      呢日係中元節正日 (main day of Hungry Ghost Festival),鬼門開到最大,好兄弟最多,所以係 燒街衣嘅高峰期。
    • 農曆七月全月都可以 (Whole Lunar July)
      由七月初一 (Lunar July 1st) 開始到十五都得:
      • 初一:鬼門初開,屬於開門祭。
      • 十五:尾聲,送走靈體。
    • 避免子時後 (Avoid After Midnight)
      • 子時 (11pm–1am) 陰氣最重,傳統上唔建議喺呢段時間燒,以免惹麻煩。
    • 祖先拜祭 vs. 街衣
      • 祖先:任何日子都可以燒,冇咁大限制。
      • 街衣:主要係畀無主孤魂,所以要跟返時辰。
    • 坊間講法 (Folk Saying)
      「燒得早,免得遲咗畀人搶晒!」即係話,早啲燒可以確保亡靈收到,唔使同其他靈體爭。

    燒街衣背後嘅意義

    • 超渡亡靈 (Helping Wandering Souls)
      令孤魂野鬼有嘢用、有嘢食,唔會作怪。
    • 保平安 (Safety for the Living)
      燒街衣亦係「求心安」,保護自己同家人。
    • 社區感覺 (Community Connection)|
      喺舊區見到一街人一齊燒,煙火連成一片,係香港獨特嘅集體回憶。

    現代社會中的燒街衣

    • 文化保育 (Cultural Preservation):中元節習俗已經列入 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環保版本 (Eco-Friendly Joss Paper):有環保衣紙,減少空氣污染。
    • 代際傳承 (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雖然年輕一代唔係人人識,但長輩仲會教落去。

    燒街衣注意事項

    • 揀安全地方 (Safe Spot):最好去指定燒衣區,有鐵桶更安全。
    • 唔好阻街 (Don’t Block Roads):避免喺馬路中央燒。
    • 清理善後 (Clean Up After):燒完要清理灰燼。
    • 保持尊重 (Respect Tradition):即使唔相信,都要尊重文化。

    FAQ:關於燒街衣時間嘅常見問題

    Q1. 白天可唔可以燒街衣?
    A1. 傳統上唔建議,因為白天陽氣重,靈體未必收到。

    Q2. 可以燒到凌晨一兩點嗎?
    A2. 最好避免過咗子時 (11pm–1am),因為陰氣太重,容易招惹不必要嘅麻煩。

    Q3. 一定要農曆七月十四先燒嗎?
    A3. 唔一定,成個七月都可以燒,但十四係最旺。

    Q4. 燒街衣同拜祖先有咩分別?
    A4. 街衣係畀無主孤魂,拜祖先則係為家族先人,時間上冇咁多禁忌。

    Q5. 環保衣紙真係有效嗎?
    A5. 呢個見仁見智,但至少係對環境負責嘅新選擇。

    「燒街衣時間」唔只係一個民間儀式,仲係香港文化嘅一部分。透過燒街衣,我哋見到香港人對生死觀、靈界、社區同家庭嘅價值觀。

  • 燒街衣詳細指南

    燒街衣詳細指南

    喺香港,盂蘭節 燒街衣 係一個好重要嘅傳統習俗。燒街衣(Burning of paper offerings )嘅目標係透過焚燒紙紮祭品,供奉畀亡靈,希望佢哋可以安息,同時保佑我哋嘅平安。以下會介紹燒街衣所需嘅祭品、燒衣程序同埋拜祭時嘅宜忌,幫你順利完成呢個傳統儀式。

    燒街衣所需祭品

    基本祭品:

    • 豆腐 (tofu)
    • 芽菜 (bean sprouts)
    • 龍眼 (longan)
      喺傳統信仰入面,鬼魂無論食乜嘢都會變成灰燼,所以揀祭品時,特別會考慮啲容易滿足佢哋嘅嘢食。芽菜、豆腐同龍眼呢啲祭品因為水分多,喺焚燒過程中難焚化,代表佢哋可以「持久」啲,俾餓鬼食得更飽。
    • 瓜果(fruits and vegetables) : 建議用雪梨 (pear)、蘋果 (apple)、橙 (orange)、冬瓜 (winter melon)、蘿蔔(radish) 等傳統水果。避免使用榴槤(durian)同火龍果(dragon fruit)等奇特水果。有啲人因為紅色問題唔會用蘋果,瓜果可以將香插喺上面當作香爐(incense burner)使用。
    • 花生 (peanuts)
    • 糖果 (candies)
    • 水飯 (watery rice) : 有時亦會用白飯
      飯面插一對筷子,呢個係畀亡靈食飯用
    • 硬幣(coins): 用嚟俾亡靈有錢花
    • 黃皮葉 (Huangpi leaves): 據講有避邪作用,係傳統上用嚟保護拜祭者安全嘅
    • 碌柚葉 (Pomelo leaves) : 則係用嚟清潔同驅邪
    • 米少許 : 象徵豐收同平安
    • 未斬件嘅叉燒(barbecued pork)、燒肉(roasted pork)。雖然傳統上祭鬼唔會用熟食(cooked food),但有啲人依然會擺燒味,因為傳聞鬼魂只會嗅燒味而唔食。又有啲人會選擇用生雞蛋(raw eggs)同生肥豬肉(raw fatty pork)作為祭品。不過,一般唔建議用雞或者鴨( chicken or duck)作祭品,原因係雞嘅尖嘴可能會「啄爛鬼魂嘅衣服」,而鴨因為「鴨」音似「押」,有啲人覺得唔吉利,所以會忌用。所以祭品選擇視乎家庭習慣而定。

    特定祭品:

      • 觀音衣(Goddess of Mercy robe) : 意思係祈求觀音菩薩保佑亡靈
      • 平安錢一張(Peace Money) : 畀靈界用嚟換平安
      • 招財進寶一份(Wealth Bringer) : 寓意招財進寶
      • 壽金(Longevity Gold) : 祈求長壽嘅意思
      • 蠟燭(Candles) : 照亮道路
      • 一炷長壽香(Longevity Incense ): 用於傳達祭品畀亡靈
      • 幽衣幽祿(Spirits’ Robes and Wages) : 神魂執照
      • 五角衣 (Five-corner Clothes )、溪錢 (Ghost Money)、七彩衣紙 (Colorful Paper Clothes)、金銀 (Gold , Silver ) : 分別用嚟供奉畀亡靈使用嘅

      燒衣程序

      • 準備祭品:
        將所有祭品擺喺紙碟、紙杯度,然後放喺地上。
      • 準備白酒:
        盛好三杯白酒,再配上三對筷子,擺喺祭品旁邊。
      • 摺疊衣紙:
        將衣紙摺好備用,之後燃點蠟燭同香。香可以插喺蘋果上面,代表向靈界朋友打招呼。
      • 化觀音衣:
        先燒觀音衣,祈求觀音菩薩將衣食平均分畀所有虛空過往嘅亡靈。
      • 叩拜衣紙:
        燒街衣之前,將衣紙對住香燭叩拜,心中講:「奉請四方虛空過往,前來領受金銀衣紙,萬望保佑 XXX (姓名)財源廣進、萬事如意。」噉啲亡靈就會感應到你嘅誠意。
      • 燒紙嘅順序:
        先燒平安錢、招財進寶、壽金、幽衣幽祿、五角衣、溪錢、七彩衣紙、金、銀。呢啲祭品係畀孤魂野鬼用嘅。
      • 灑酒滅火:
        當火快熄嗰陣,將白酒灑喺火上或者街上,呢個動作係幫助亡靈收到祭品。
      • 撒飯同祭品:
        將米、豆腐、芽菜、龍眼、花生、糖果同硬幣撒喺地上,因為傳說靈界小朋友會鍾意撿呢啲祭品。
      • 熄火離開:
        確保所有灰燼完全熄滅之後先離開。如果需要,可以用清水將餘火完全撲熄,確保安全。

      拜祭宜忌

      • 保持誠心:
        燒衣過程中一定要誠心,千祈唔好開玩笑或者嬉戲,因為亡靈會感受到你嘅態度。
      • 唔好帶祭品返屋企:
        燒完衫之後,唔好將祭品或者用剩嘅物品帶返屋企,避免陰靈跟你返屋企。所有物品都應該即刻丟喺垃圾桶。
      • 尊重祭品:
        無論自己定其他人燒嘅街衣,都唔可以踩或者踐踏,因為噉樣可能會觸怒陰靈。
      • 保持衣紙完整:
        確保衣紙唔破損,唔反轉,全部燒完之後先離開。
      • 晚上進行:
        傳統上燒街衣係夜晚進行最好,因為夜晚亡靈比較活躍,更容易收到祭品。

      燒街衣係一個充滿敬意同傳統嘅儀式,通過準備適當嘅祭品同遵循正確嘅程序,確保你嘅儀式進行得順利而且有意義。記住拜祭時要誠心誠意,遵守宜忌,等亡靈能夠感受到你嘅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