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 清明節(Ching Ming Festival),香港人就會忙着上山掃墓,點香燭,燒紙錢祭品,懷念先人。呢啲紙錢同祭品唔係隨便燒吓咁簡單,背後有好多傳統同文化意義。
點解要燒紙錢?燒啲咩?
話說 清明節 係傳統節日之一,主要係悼念同祭祀先人。香港人燒紙錢嘅習慣,源自古代嘅「冥幣」概念,覺得人死咗之後,喺陰間都要有錢使。所以,燒紙錢同祭品就係畀先人「過好啲生活」嘅方法。傳統上,燒嘅紙錢有分幾種:
- 金銀紙(Gold and Silver Paper)
最常見嘅係金色同銀色嘅紙仔,金紙通常畀神明,銀紙就畀先人或者鬼魂。用法好似現實嘅「紙幣」,燒咗畀佢哋喺下面有得使。 - 冥鏹(Hell Money / Joss Paper Money)
呢啲係印咗「冥通銀行」字樣嘅紙幣,面額有時誇張到幾億冥幣!香港人覺得燒多啲,下面嘅親人就多啲「財富」,生活過得舒舒服服。 - 衣紙(Paper Clothing)
除咗錢,仲會燒紙衫、紙鞋,甚至紙帽,模擬真實衣物畀先人着用。呢啲衣紙通常係成套燒,夠晒貼心。
除咗呢啲基本款,近年仲有好多創意祭品,例如紙製嘅 iPhone、勞力士錶(Rolex Watch)、甚至紙麻雀檯(Mahjong Table),真係乜都有得燒,反映咗現代人嘅生活習慣同想像力。
燒紙錢嘅流程
喺香港,燒紙錢唔係亂咁燒,係有啲規矩要跟嘅。上山掃墓嗰陣,通常會準備一個鐵桶或者指定燒祭品嘅地方。先點香同燭,向先人請安,講幾句心底話,然後一張張燒紙錢同祭品。燒嘅時候,會小心唔好畀火燭燒得太旺,驚搞亂晒啲祭祀氣氛。燒完之後,會用一啲水潑熄火頭,確保安全。
有啲人仲會喺燒紙嗰陣,輕聲同先人講:「收到錢啦,喺下面使開啲,唔使慳!」呢種講法好有香港特色,夠晒貼地又溫馨。
新世代嘅紙錢祭品
而家科技發達,紙錢祭品都跟得上潮流。除咗傳統嘅金銀紙,市面上有好多新奇嘅紙製用品。例如:
- 紙製電子產品(Paper Electronics):燒部紙 iPad 畀阿爺阿婆喺陰間打機追劇。
- 豪華紙屋(Paper Mansion):一間間紙別墅,連車房同泳池都有,夠晒豪!
- 紙名牌貨(Paper Designer Goods):Gucci 袋、LV 鞋,畀先人喺下面都可以型到爆。
有啲年輕人甚至覺得,燒咁多紙仔會污染環境,開始轉用「電子祭祀」,即係喺網上點電子香燭,或者用手機 app 模擬燒紙。雖然新潮,但傳統派就話:「唔燒真紙,點會有誠意呀?」
燒紙背後嘅情懷
講到底,燒紙錢同祭品唔單止係一個儀式,更加係香港人表達孝心同思念嘅方法。無論你燒金銀紙定係紙勞斯萊斯(Rolls-Royce),重點係同先人「保持聯繫」,畀佢哋知道你冇忘記佢哋。喺香港呢個快節奏嘅地方,清明節係少有嘅機會,等大家停一停,回想下家族嘅根同情。
小貼士:燒紙要安全
最後提提你,清明燒紙要小心火種,尤其係山頭乾燥易着火。最好用鐵桶燒祭品,燒完記得清理乾淨,唔好留低垃圾,尊重環境同其他掃墓嘅人。
發佈留言